據資陽觀察客戶端報道,繼4月11日我市出現雷雨、大風、冰雹、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,部分縣區鄉鎮遭受不同程度損失后, 4月23日至4月24日,我市安岳縣等部分鄉鎮再出現大到暴雨、個別大暴雨天氣過程,部分民居受損。
近期,我市各地極端天氣增多,全市防災減災救災壓力明顯增大。面對極端天氣接連來襲的嚴峻形勢,我們要堅決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,以“極端負責”態度應對各種“極端天氣”,做到情況明、有辦法,全力以赴做好應急搶險、群眾安置和災后救助工作,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應對極端天氣,要做好有效天氣預報預警。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,極端天氣出現頻率增加。我們要把天氣形勢估計得更復雜些,把風險考慮得更充分些,做足災害防御。特別是像對流性大風、冰雹、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極端天氣,要在加強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和科研攻關中提升預報預警能力,力爭在極端天氣來臨之際,讓氣象預報預警更精準些,為防災減災救災爭取更多時間。
應對極端天氣,要全力做好極端天氣應急處置。極端天氣通常事發突然,能否做到有計劃、有準備、有節奏地科學處置,考驗著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能力和水平。我們要做好應急準備和應急處置,強化隱患排查整治,完善應對措施,堅持統一指揮、協同作戰、科學搶險、有序救援,及時、妥善、有效處置各類突發險情。要加強新聞輿情引導,及時向社會公布受災情況,緩解民眾信息焦慮。
應對極端天氣,要不斷提升個體防災自救技能水平。民眾要增強主動避險、防災自救意識,及時收聽收看發布的權威預警信息,避免自身處于危險境地。要積極了解、學習、掌握自救常識技能,如被大水困在車中如何逃生、如何配合救援人員成功脫險等常識。這些技能知識在關鍵時刻往往能救命。
當前,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,堅持以防為主、防抗救相結合,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,始終堅持以“極端負責”態度積極應對“極端天氣”,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,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中展現擔當與力量。
全媒體評論員 王繼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今日資陽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